簡介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什麼時候需要?開始前的心理準備?

麥志綱 臨床心理師

當生活中遭遇難解的困境、脆弱的自己,與痛苦的心情時,許多人會考慮是不是否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服務。諮商與治療的會談總是嘗試提供安全且可信賴的空間,讓我們可以好好的討論,生活上碰到的困境,這個彼此對話的過程,就好像心理學名家,河合隼雄所言:「接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對抱有心裡煩惱、問題的來訪者,主要採用心理接近的方法,盡最大可能地照顧到來訪者的整體存在的狀況,幫助其發現性地走自己人生的道路。」(註1)

心理諮商與治療皆是一種『發現』的過程,每個人都會與心理師們一同尋找出專屬於自己的方案,而這一切也將同你的需求和心理師的知識背景相互交流,並尋找出合適的對談方法。那麼,關於會談你內心的疑惑又會是什麼呢?你又會關心什麼樣的細節呢?

Q&A

|我們通常為了什麼目的而什麼情況下我們會尋求心理諮商或治療?

每個人在生活中碰到的困境可能都有所不同,但大多數人都會因為某一段「受苦的經驗」而選擇尋求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這些困境可能來自於:

  • 與家人之間的紛爭或情感矛盾所導致的鬱悶

  • 與伴侶之間的疏離所生的無助

  • 毫無想法對未來產生的不安

  • 工作上無法獲得認同所帶來的失落

  • 長期情緒困擾,導致焦慮、憂鬱等問題

  • 無法忘卻那些過往生命中的創傷


上述等等,都可能是我們的「受苦的經驗」。這些狀態橫跨我們的人生,可能是正值青春期、也可能是出社會十年後的人生轉折、也可能是成家立業後子女角色轉變的衝突、也或是當我們年長退休後所面對人生的困惑與不安。在我們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任何時期都可能會是困境與脆弱發生的時機,而也絕對會是我們尋求諮商或治療的可行階段。會談的面貌多樣且複雜,但共通的是,當你期望脫離痛苦或是在現況中重生的話,心理諮商與治療都將會是帶來轉變契機的嘗試。

|面對心理諮商或治療會談,我們需要留意或預期的事情可能會是?

心理諮商或治療會談雖然在談話的過程與內容上有著多元的樣貌,但除了會談內容外,許多事情還是有其既定形式的,例如:

  1. 會談的時間與頻率:會談通常有固定的時長,往往以個人50-60分鐘為模式;在沒有特殊的討論下,時常在每次與每次之間以週為單位間隔。

  2. 費用與預算:每個心理師也有固定的會談費用,通常在2000~4000之間。在選擇心理師時,可根據自己的預算做出適當的選擇。

  3. 保密協定:心理諮商與治療所談論的內容通常是保密,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自傷、傷人之虞、違反兒少保護等),心理師有義務通報並可破除保密。

  4. 過程中的挑戰與挫折:在進入心理諮商與治療會談後,若會談有所進展,你可能會感到愉悅、甚至感受到啟發性的互動,這樣的感受發生通常是可以預期的,但不一定會每次會談都發生,也不一定會在會談初期就出現。多數的經驗是,這樣的感覺可能會經歷許多磨合上的阻礙後;而這些阻礙發生時,你的內心可能會感受到挫折、困惑,甚至可能會對許多觀念的交換感到斥之以鼻,但這其實都應該是可預期的。會談不一定總是在進步,有時候發生往後退的感覺,但這也不代表失敗,反之,有可能是我們終於碰觸到了更關鍵的議題,當我們稍有耐心,屏除自己感到浪費時間的想法,後續可能會帶來更多符合自己預期的變化。

  5. 會談過程中的合作與關係維繫:會談的形式與經驗變化,和你與心理師之間的關係模式有著深厚連結。心理師會努力與你維持同盟且合作的關係,因此那些內心的困惑與對於會談中所發生的事情,依然可以用一種合作且開誠佈公的方式溝通,而維繫並達成有建設性的諮商或治療會談總是需要一點努力與堅持的,這也是我們最需要預先在開始會談前就先放在心底的。

|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區別是什麼?

前面同時提到了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這兩種對於會談的說法,在上述關於河合隼雄的說詞上,這兩個名詞本質上是沒有差異的,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兩件事情也時常指涉於同一件事情,特別是在心理學巨擘 Carl Rogers的核心概念下出發,基本上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是互相交換的同義概念(註2)。

但嚴格來說,心理治療的根源來自於心理病理模式的發展,因此如果從疾病發展的角度上來看,治療與諮商會有些許的不同,多數治療的知識與文本時常會同時指涉心理疾病的解決方案。例如對於憂鬱症的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等等。而諮商時常也談及病理模式,但在多數諮商理論的出發會更回歸個人在生活的困境,少一點疾病的標籤,純粹針對病理的討論也會少一些。(註3)

但如果把任何心理學的概念、不論是病理(例如憂鬱症)還是一般性的概念(例如情緒勒索),都當作是認識自己工具與媒介的話,本質上這些討論都是正向的,也沒有什麼優劣好壞的差異,我們總是希望透過不斷地努力試著說明自己、認識自己,借而找到能說服自己不再困苦的人生軌跡,而這些觀念也都可以成為有利於我們討論自身的工具。

結語

進入一段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關係,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是我們在心力、時間與金錢上的投入,但目的在於找到自己更好的狀態,為自己的困難有所疏通,而為自己的生命經驗獲得更多的圓滿,期望一切都將帶來不一樣的契機,而那份來自會談的凝視都將帶來祝福與溫暖。

註1 :河合隼雄。(1992) 心理治疗之路。李靜 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註2:Rogers, C. R. (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ts curr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註3:麥志綱。(2019)。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有什麼樣的差異嗎?。發表於 pinsoulfe.com